首页 -> 酒店管理 -> 会理瀛洲园酒店 -> 历史文化

千年会理  古今瀛洲

会理建县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。从唐代的至德元年开始,会理先后由云南的南诏和大理政权盘踞,元太祖忽必烈灭大理统一中国后,在会理设会川府,隶属于云南行中书省。明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)设会川卫,改隶四川布政使司,至此,会理重归四川辖治。清康熙二十九年(公元1690年)改名为会理州,民国二年(1912年)改州为县,始称会理县。
1992年,会理被省政府命名为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”,首批对外开放县。会理历史上是南方古丝路重镇,茶马古道通邑,自古商贾往来,市井繁华,文化底蕴深厚,极富人文气息。至今,会理城仍保留着许多古栈、驿站、会馆的遗迹。“川滇锁钥”的特殊地理位置,奠定了会理乡土风情既受川文化影响、又受滇文化浸润,既有本土文化根基、又有外来文化渗入,既有汉文化风貌、又有彝文化特征的特殊格局。


    瀛洲公园又名小瀛洲,位于城西大西门北侧,是攀西地区极少见的中国园林式公园。“小瀛洲”南临西街,北与女子小学(现城关二小)为邻,东靠马家祠,西依城墙,占地面积约 16 亩,为宁属地区历史最久且小具规模的公园。解放后,因无人管理,公园日趋残破,房倒屋塌,树木被毁坏,仅剩污水池一个。1980年,会理县为了搞好城市建设,丰富人民文化生活,开始重新整修瀛洲公园。经过几年的不断修复,小小瀛洲得以旧貌换新颜,重建的“小瀛洲”着眼于“小”的特点,在建筑风格方面,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韵味,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,既照顾了历史风貌,又体现了时代特色,使之较为生动和准确地体现了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的整体风格,着力表现了桑梓之地的美好河山,是会理城的缩影。


    古典与传统,现代与多元,是一座城市向前挺进的两座标杆。瀛洲,伴随着会理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实现现代化相结合的进程,以更加迷人的姿颜展现在八方游客的眼前!




瀛洲与石榴


   
相传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将一颗红色的宝石留在了瀛洲,有一天,安石国王子在山林里打猎,在山林里看到了一只受伤了奄奄一息的仙鹤,急忙把它抱回到宫中,又是喂食,又是治病,仙鹤得救后,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,它不远万里的将那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里,不久就长出一株花红叶茂的奇树,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。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,来到了安石国。其时,安石国正值大旱,赤地千里,庄稼枯黄,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。于是,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,救活了一批庄稼,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。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,果儿结得特别大。张骞回国的时候,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,他都没要,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,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。从此,由瀛洲红宝石变成的石榴,便开始中华大地上延续和发展。

  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种子的史实,有关文献均有记载。
  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云:汉张骞使西域,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。”(涂林是梵语石榴的音译)
  西晋陆机《与弟云书》云:张骞使外国十八年,得涂林安石榴也。
  明王象晋《群芳谱》云: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,汉张骞使西域,得其种以归。
  清陈溴子《花镜》云:石榴真种自安石国,汉张骞带归,故名安石榴。



 

瀛洲的传说

云淡风轻鹤翅展,碧水蓝天蜀道难。
  千山万水瀛洲路,但求逍遥胜似仙。
      传说东海之上有三仙山,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盘古居蓬莱、玉帝居方丈、女娲居瀛洲。传说仙山上有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,为求长生,秦始皇曾遣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驾船出海,不过终是海客谈瀛洲,烟波微茫信难求而已……
  遥远的记述,飘渺的传说,寄托着人们对仙境的向往、对长生不老的渴求!惜乎,终是镜水烟月,遥不可及。而寓意着长生仙境的瀛洲会是什么样的呢?
  瀛洲园酒店融古瀛洲园林于一体,是首家以会理三宝、古城文化为背景的园林文化主题酒店。酒店内树林阴翳,假山错落,怪石嶙峋,水榭有致。小桥玉池,亭台楼阁,十步之内,廊腰缦回;方寸之间,曲径勾连。阴阳和合,与人融融。令游者忘归,居者忘老!